Hartree-Fock 方法
Hartree-Fock (HF) 方法是处理多电子体系的基础量子化学方法,通过变分原理将多电子问题化为有效单电子问题。
理论基础
多电子 Hamiltonian
原子中 $N$ 个电子的非相对论性 Hamiltonian:
第一项:电子动能
第二项:核-电子吸引(原子单位:$Z/r$)
第三项:电子-电子排斥
波函数 Ansatz
HF 方法采用 Slater 行列式 作为多电子波函数的近似:
其中 $\psi_i$ 为自旋轨道(spin-orbital),包含空间和自旋部分。
变分原理
最小化能量泛函:
在正交归一化约束 $\langle \psi_i | \psi_j \rangle = \delta_{ij}$ 下,导出 Hartree-Fock 方程。
Hartree-Fock 方程
Fock 算符
单电子 Fock 算符:
$v_H$: Hartree 势(经典电子排斥)
$\hat{K}$: 交换算符(量子效应)
自洽场方程
$\varepsilon_i$ 为轨道能,$\psi_i$ 为自旋轨道。
Hartree 势
其中电子密度:
交换算符
非局域算符,作用在轨道 $\psi_j$ 上:
注意:仅同自旋轨道间有交换相互作用。
球对称原子的简化
径向方程
利用球对称性,分离角向和径向部分:
径向波函数 $u_{n\ell}(r)$ 满足:
边界条件:$u(0) = u(\infty) = 0$。
有效势
$v_H(r)$: 径向 Hartree 势
$v_x(r)$: 交换势(需特殊处理)
径向 Hartree 势
其中径向密度:
$f_{n\ell}$ 为占据数(考虑自旋和磁量子数简并)。
自旋限制类型
RHF (Restricted HF)
适用:闭壳层体系(所有电子配对)
特点: - 自旋 $\alpha$ 和 $\beta$ 电子共享同一空间轨道 - 占据数 $f_{n\ell} = 2(2\ell + 1)$(满壳层) - 交换算符包含所有占据轨道
优点: - 保持自旋对称性 - 计算量小
缺点: - 无法处理开壳层(如 Li: 1s² 2s¹) - 强制电子配对,物理不合理
UHF (Unrestricted HF)
适用:开壳层体系(未配对电子)
特点: - 自旋 $\alpha$ 和 $\beta$ 有独立空间轨道 - 占据数按自旋分离:$f_{n\ell\sigma}$ - 交换仅在同自旋间
优点: - 自旋极化自由度 - 变分能量更低
缺点: - 自旋污染($\langle \hat{S}^2 \rangle \neq S(S+1)$) - 破坏自旋对称性
ROHF (Restricted Open-shell HF)
适用:开壳层,但保持自旋对称
特点: - 闭壳层和开壳层分别处理 - 三种 Fock 算符(core, open, virtual)
优点: - 保持自旋对称性 - 正确描述多重态(如碳 ³P)
缺点: - 实现复杂 - 收敛困难
交换积分计算
Slater 积分
径向交换积分展开为多极矩:
Slater 径向积分:
角动量耦合系数
其中 $C$ 为 Clebsch-Gordan 系数。
选择规则: - $|\ell - \ell'| \leq k \leq \ell + \ell'$ - $k + \ell + \ell'$ 为偶数
能量表达式
总能量
其中: - $\varepsilon_i$: 轨道能 - $E_H$: Hartree 能(双计数校正) - $E_x$: 交换能(双计数校正)
能量分解
$T$: 动能
$V_{\text{ext}}$: 核吸引能
$E_H$: Hartree 能
$E_x$: 交换能
数值实现要点
初始猜测:类氢轨道或 Slater 屏蔽
求解 Fock 方程:有限差分离散化
Hartree 势计算:泊松方程求解
交换积分:Slater 积分两段累积法
密度混合:DIIS 或简单线性混合
收敛判据:密度变化 $< 10^{-6}$
参考文献
Roothaan, C. C. J. Rev. Mod. Phys. 23, 69 (1951)
Clementi, E. & Roetti, C. Atomic Data and Nuclear Data Tables 14, 177 (1974)
Szabo, A. & Ostlund, N. S. Modern Quantum Chemistry (1996)